编者按:从齐鲁海滨到雪域高原,从巍巍泰山到熠熠冰川,山东到西藏日喀则市有着4000公里的距离。自1994年第一批山东援藏队伍进入日喀则起,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天堑终变通途,泰山与珠峰共同见证了鲁藏两地的深情友谊。2022年7月,第十批山东援藏队伍抵达日喀则,接过援藏工作接力棒,尽日喀则所需,山东所援,久久为功,批批接力,在三交、民生、产业、智力、经贸、生态六个方面进行持续性对口帮扶,续写山东援藏新篇章。
齐鲁雄鹰 飞向日喀则 ——山东援藏纪实系列报道(二)
海报新闻记者 程文琪 邹仕晓薇 日喀则报道
日喀则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
上午十点的日喀则市还没彻底苏醒,依旧有些冷意。山东援藏干部张斌博士裹紧身上的冲锋衣,快步走在前往单位门岗的路上,他刚刚接到门卫的通知——从山东来的一大箱快递到了。
打开快递,箱内装着的,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上百份种子样本,“里面装的是春小麦的种子,大概400多份,汇合了全国各地的小麦种样。”张斌兴奋地开给记者看。
在日喀则,青稞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那么需要内地的小麦种子做什么呢?张斌帮记者解答了疑惑,“青稞目前是日喀则主要作物,其实青稞也属于麦子的一种,但是青稞的产量太低了,一年只在九、十月份收获一次,直到第二年四月,这期间都是空窗期,而且青稞亩产量相对内地小麦品种也少很多,因此我们想尝试着,把内地的小麦品种送到日喀则来,筛选出真正适应高原,耐寒高产的品种,这样当地种植户能从青稞的一年一收,提升到一年两收,还可以利用高原充足的光热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的利用率。”
400多份小麦样种已经被编好号码排列整齐,张斌说,“这也是我们首次大规模从内地引进小麦样种,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加大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的引进,推进高原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推进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
2022年7月,张斌作为援藏干部人才,跟随第十批山东援藏队伍来到日喀则,为了引进这批春小麦样种,张斌对接了派出单位山东省农科院,还联系到了中国农科院,将上百份的样种收集完整,“目前的样种还只是春小麦,等今年秋季,我们再引进一批冬小麦,总会找到适合当地的新小麦品种,小麦产量上去了,青稞就不再是单一的农作物,到时候在市区以及周围几个县普遍推广,尽量减少从四川等地的粮食运输,进而也能减低成本。”张斌说。
油沙豆,是草本油料作物,素有"地下核桃"的美称,也是张斌想要引入日喀则的经济作物之一。事实上,张斌有很多年的油沙豆种植经验,“考虑到日喀则当地缺少油料作物,一般地区缺少油料作物,都会种植油菜花,大片油菜花一到季节既好看,又能产油菜籽榨油,油沙豆的出油率和油菜花不相上下,但质量比油菜花更好,油质更清亮。”张斌说,油菜花全身都可以利用,“每100公斤油沙豆可以榨出20公斤左右的油,油质可以和花生油作比较,榨油后的豆饼每100公斤还可以提炼25公斤左右的淀粉,油沙豆原料可以酿白酒,酿酒后的糟可以熬麦芽糖,榨油后的饼粕、酿酒剩下的渣糟以及油沙豆的茎、叶是都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
油沙豆也有相应的缺点,比如去皮麻烦,不易储存,对技术要求很高,但张斌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种植经验,“技术方面不算问题,我既然来到这里,就把这些技术和种植经验带给日喀则当地,为他们发展新的经济作物出一份力量。”对于日喀则农牧基地来说,张斌等山东援藏农牧专家的到来,恰似一场场及时雨,缓解他们技术以及经验上的不足,并且带领团队开启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活动,将经验技术毫无保留传递给当地的工作人员。
张斌说,在他来之前,前几批援藏干部已经把基地里的试验田打理完善,种子来到之后,他和团队成员便可以快速进入状态,开始进行实验。“农牧业援藏工作并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不只有我,还有和我一起过来援藏的畜牧专业张伟博士,山东援助的日喀则五个区、县内,还有8位农牧专家,我们都将发挥山东农业大省产业技术优势,搭建起鲁藏两地技术交流平台,为日喀则的农牧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推动智力援藏工作的过程中,山东主要聚焦农业科技、教育援藏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其中,教育援藏工作同样也是整体工作中的重心。
2023年4月16日,在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2023年“组团式”援藏教育管理人才培训班开幕式上,山东教育组团作为重要代表,面向与全国对口支援西藏17个省(市)教育组团代表近200名干部人才,进行深度经验发言。
用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山东援藏教师李豫威的话说,“这是日喀则市对山东‘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的肯定。”
2022年7月,山东第十批援藏教师队伍来到日喀则,一部分教师被分入齐鲁高中,另一部分则加入到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
“日喀则一高是山东教育‘组团式’帮扶的典型,从校长、教导主任到一线教师,从学校制度管理到具体教学教研工作,都有山东援藏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帮扶,我们还坚持‘青蓝工程’,打造一支当地的骨干教师队伍。”李豫威说。
青蓝工程,取自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俗语,寓意着山东援藏教师能够带出一支“带不走”的当地青年教师团队,这正是山东教育援藏的重点工作之一。实际上,多年来山东连续几批教师一直在一高展开“传帮带”工作。
李豫威告诉记者,“在管理层面,学校每一名管理干部均和当地相应的干部结为对子,在政策制定和日常管理上开诚布公地交流。援藏干部传播引进内地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为学校发展把好舵,促进学校良性发展,跨越发展。”
“在班主任层面,学校为当地年轻班主任指定援藏导师,在日常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给予大力帮扶,促进他们与学生紧密联系,交流沟通,健康发展。”李豫威告诉记者,在所有日喀则组团援藏的教师队伍当中,担任班主任的一高教师就有两位。“我们的教育援藏目的是教研引领以以及‘传帮带’工作,理论上尽量避免顶岗上课,但是当地学校老师资源紧缺,很多援藏教师不得不参与到班主任工作中,比如一高的孙建平和朱晓萌两位山东援藏老师,一上来就直接担任班主任,他们所带班级教学成绩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且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的同事,并引领受援学校的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服务中来。”李豫威说。
在日喀则一高,山东援藏教师分布在各个学科,教英语的孙小燕,教地理的朱晓萌,教数学的荣波……每个学科都有山东援藏教师的身影,在教研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年我们有四位援藏教师被选为日喀则市兼职教研员,这是对山东教师教研工作的肯定,山东的老师们均担任本学科备课组长,从整体把握教学方向”。李豫威说,具体到每一单元研讨,每一个教案的书写,每一个例题习题的讲解,山东援藏教师都和当地老师融为一体,言传身教。
2022年刚一开学,高一援藏教师刘季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教研准备工作,他和本地备课组长次珍老师紧密协作,带领高一全体英语教师一起制作高一英语的校本资料,将内地先进的教学资料融入到受援学校的教学中来,山东教师们认真严谨且积极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次珍和当地的同事们,“他们太拼了,太拼了,这让我有了‘危机感’,刺激我们当地老师更加努力工作。”次珍开玩笑说,因为有了山东援藏教师的“鲇鱼效应”,一高整体教学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鲁藏两地教育资源的互通,撬动每一个援藏教师身后的隐形资源,老师们在自己所在的学校都有教研教学资源的引进。“我们这20多位援藏教师来自山东几个市的不同学校,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和派出学校对接联系,成为沟通一高和山东各学校的桥梁。”李豫威说,今年一高和烟台、青岛几所高中取得联系,两地的教师们进行了几场教研教学方面的沟通交流,尤其是一高的老师们,收获颇丰。
除了农业科技、教研教学领域,社会治理同样也是山东智力工作的重点之一。智力援藏,核心是人才,关键是留住人才,而在西藏日喀则,最缺少的就是人才。
负责智力援藏工作的山东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副组长李准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去年刚到日喀则的时候,第一次下乡调研去的是岗巴的一个村落,驻村干部是位女同志,后来因为疫情期间,我在这个村子里滞留了两个月,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干部情况,就比如这个驻村女干部,90后的甘肃姑娘,她爱人在日喀则市交通局上班,两个人从大学一起考到西藏来,两个孩子都被放在河南的婆婆家照顾,一家四口三个地方,她说领导你不知道当妈妈的滋味,有时候夜里想孩子想得直哭,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苦捱。”李准说,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这不是个别的情况,而是西藏基层干部的常态。“有的公务员从内地考到高原上来了,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一咬牙一跺脚辞职走人了,当然,干部们都很不容易,很多援藏干部们面临的是方方面面的压力。”
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如何让日喀则真正实现人才干部的充裕,需要当地政府以及援助单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人才的优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内地干部无法长期留在高原等一系列问题,山东援藏致力于发展和培养当地干部人才,打造一支本地公务员队伍。2022年下半年,山东援藏干部管理组对接山东大后方资源,选派了五名表现优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山东寿光跟班锻炼,“很多当地公务员干部只是缺少工作经验,缺少技术指导,比如疫情期间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他们一开始不懂,不知道什么叫网格化,把他们拉到山东看一看,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准说,接下来山东援藏将继续加强各个层面的公务员培训力度,力争每年培训各层级的公务员2000人左右,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除了培训公务员队伍之外,山东援藏干部管理组每年投资90万,开展未就业大学生培训,紧紧抓住未就业大学生这个群体,为当地储备一批未来的人才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山东援藏下一步将继续把智力援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推动西藏群众富口袋,更要推动他们富脑袋,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教育、科技建设,为他们留下一支带不走、能战斗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李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