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援青队伍新学期助力海北州教研教学双发展
日期:2023-10-31

自2023年新学年开始以来,山东教育援青的四支队伍从教研和教学两个方面寻找突破点,利用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教育援青工作规划,提升海北州教研教学能力。

  10月初,山东威海援青工作队积极对接威海凤林中学与门源三中开展线上联合教研,分别由威海凤林中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11位教师进行课例直播展示。威海凤林中学和门源三中的教师们从教学设计、学科语言、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分享经验、相互交流,检验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情况。线上联合教研为两校共享资源提供平台,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教育资源均衡化。

  同月中旬,山东聊城援青充分利用大后方的教育资源优势,助推聊城建设路小学与刚察县寄宿制小学开展鲁青同上一节课“互动式空中课堂”校际交流活动,聊城市小学教师姜晓为两地学生讲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示儿》一课。整体课堂节奏紧凑,教学点由浅入深,两校学生互动性极强。“互动式空中课堂”连线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更是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后续两校也将持续进行线上沟通,共同打造两地教育的长期交流平台。

  同期,海晏县教研室组织援青教研员和援青教师到海晏县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开展系列听评课活动。本次活动共听课7节,涵盖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每一节课后,援青老师们及时和授课老师交流探讨,从教学设计到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点评和经验分享,同时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通过听评课活动,援青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海晏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提高教学效率,更是加强鲁青两地教育思想的交融。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山东滨州5名援青教师与海北三中教师开展“青蓝工程”签约活动,结对帮扶机制建立以后,滨州市与祁连县的沟通渠道又多了一条。此次活动,明确了青蓝教师的职责与考核方式,搭建了教师教学长期互相切磋的平台,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机会。

  山东援青教师在海北州,积极链接山东的教育资源优势,身体力行的发挥榜样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从教研和教学两方面引导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理论、提高教研能力、提升个人素质,努力为海北州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