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山东到新疆,虽有上万里的距离,却抵不住一群在两地奔赴来往的人们,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是你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他们又是不平凡的人,或为生活,或为理想,敢于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新疆这个遥远的地方,成为新新疆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连接起了泰山与天山的情谊,也为架起两地文化交流桥梁作出贡献。他们的故事也许很平淡,却自有动人之处,且看“天山南北山东人”,分享他们平凡又精彩的人生。
王睿,2001年出生,父母均为援疆援兵团教师,2023年考入新疆大学,现为新疆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
2023年9月,新疆大学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到了,在走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那一刻,王睿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重新踏上新疆这片土地。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来乌鲁木齐的情形,那年王睿高二,父亲的学校通知教师们积极报名前往新疆支教,教高中数学的父亲第一个报名,从此开始援疆援教之路,王睿为此不开心了好久,他觉得自己正是高考的关键时刻,父亲却要抛下自己去援疆,去给别的孩子上课。直到高二那年暑假,母亲带着他前往新疆去看望父亲。
王睿那时候只记得新疆太远了,父亲援教的学校更远,在偏僻的兵团农场学校,不大的校园,不高的楼房,维吾尔族和汉族聚集在一起的学生,他还记得父亲的学生们看到自己时,总是友好地笑着。
父亲的人缘很好,一起过来援疆的同事们纷纷拿特产给王睿吃,新疆菜很好吃,新疆人也很热情。但是当时的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父亲去世的几年后,自己也沿着父亲的步伐,再次来到新疆,重新认识这片神奇的土地。
父亲在新疆兵团学校支教了三年,三年的时间,让父亲和新疆结下不解之缘,2020年寒假,父亲的援教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寒假回家休息。父亲说,兵团这边的学生和家长们还是不愿意他回山东,他们希望王老师能再留一年。王睿记得父亲当时话里的不舍,他看出父亲心里也很放不下那群新疆学生,还想找机会再回去教上一年。
然而父亲的去世却猝不及防,明明前一天父子两人还在聊天说话,凌晨的时候,本应入睡的父亲因为脑梗而猝然离世,这让王睿和母亲孔令娥久久不能接受。他那时刚刚上大一,正值寒假回家,他只记得铺天盖地的哭泣声,从老家赶来的亲人,父亲的领导同事,无数人过来安慰自己,摸自己的头。
在王睿的记忆里,父亲是个内向又有趣的人,他没什么爱好,闲暇时就喜欢研究数学题,又因为性格很和气,人缘出奇的好,父亲做的饭也比母亲做的好吃得多,家务活大部分都被父亲包了。
美好的一切已如过眼云烟,转瞬而逝,而今活着的人只能更加努力地活着,只有在午夜梦回时,脑海里会重新浮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日子,骤然梦醒,一摸两颊,发现满是泪痕,终究是一枕槐安。
父亲去世之后的几年里,王睿慢慢从失去亲人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但母亲的笑容依旧很少,2021年,母亲继承丈夫的遗志,也开始前往新疆支教,在新疆一待就是两年,王睿大学远在广西,但只要学校一放假,无论母亲在哪儿,王睿都会过去陪着她,他希望母亲也能尽早从阴霾中走出来。
转年大三已临近,学校破天荒允许大三学生参加毕业季的春招。也许是提前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环境,校园里考研复习的氛围异常浓厚。母亲孔令娥想让儿子和自己一样,考入教师编,去当一名教师。王睿不想做教师,但是他觉得,现在家中的气氛,急需要一件喜事来让母亲高兴高兴。
王睿想成为研究生的心,从未有过的坚定。他加入了学校里的考研大军,早出晚归,泡在图书馆夜以继日的复习。
母亲在微信问他,你想考去哪所大学?王睿想了一下,他回复道,我想去新疆读大学。
少时王睿不理解父亲那冰雪满怀的理想与抱负,他与父亲的联系,除了偶尔微信电话时的简短沟通,可能就只是在鲁疆两地共看同一轮明月;在失去了最亲的人后,几年的时间里,少年被迫快速成长,他迫切的想要寻找人生下一站的方向和出口,却在不知不觉中,总是下意识去寻找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去看父亲曾经见过的风景。
2022年12月,又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王睿还记得他们那批带病上考场的学生们,满场都是戴着N95口罩的考生,满场都是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当时王睿还没有发起烧,他竟然无比感激这病毒需要延迟几天才会发作。直到最后一场考试,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发挥,王睿“刷”的将口罩摘了下来,拼了,他对自己说。
那一年的竞争依旧激烈,和王睿同时准备考试的几个同学,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仔细一看周围,就只有王睿一个人进了复试。
当拿到复试成绩的时候,母亲的学校还未放假,远在新疆,王睿在宿舍给母亲打了视频电话,他觉得母亲在那头应该是流泪了,但是她转过头去,没有让儿子看见。
7月,王睿终于收到新疆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他罕见地发了两条朋友圈,他写道:是终点,也是起点。配的图是自己刚刚拿到的新疆大学入学通知书,下方点赞的朋友头像密密麻麻,手指刷不到头。
王睿读高中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父亲教数学的缘故,理科成绩很不错,但文科尤其是语文成绩,总是不见好,这让身为语文教师的母亲孔令娥十分无奈,父亲曾经调侃他,这叫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生性豁达的父亲对王睿这颗“苦瓜”,抱着不高的要求,他总是说,不求这孩子考上什么好学校,有个普通高中上,以后进个大专就很不错了。
拿到通知书的时候,王睿心里想的是,父亲要是知道儿子顺利考上研究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他肯定会对我刮目相看,他应该会很开心。
母亲问王睿,是不是父亲的事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让他下决心破釜沉舟想做点成绩出来。王睿当时矢口否认,和父亲没有关系。但后来他不得不承认,父亲的去世改变了他的整个大学生活,在大学里,王睿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随大流地上课、交友、参加比赛和活动,生活过的也算有悲有喜,但心里总是压着一块大石头,让人喘不过气。考研复习的时候,他又仿佛在憋着一股劲,一股不知道拿给谁看的劲儿,像一头低头不看方向的牛,只想铆足了劲儿地往前冲,不问过往,不问缘由,只图心安。
刚来新疆大学的时候,他偶然间遇到了一名父亲在乌鲁木齐援教时教过的学生,那位学生辗转找到他,激动地捏着他的肩膀,问他,你爸爸是不是叫王开具,我的数学就是你爸爸教的,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你看现在,我也考上了电子信息学院的研究生。
王睿讲这段的时候语气有点开心,他是替自己的父亲开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知道,原来有很多人记得父亲,原来父亲教过的学生就在自己身边。
王睿所在的化工学院实验室
实验室生活紧张又充实
研究生生活紧张却又很充实,导师既严格又慈善,学校大而空旷,食堂菜品丰富又好吃,王睿的生活现在被各种各样的实验数据充斥着,他会享受每一个完成实验作业悠闲散步回宿舍的宁静夜晚,周末到体育场和同学打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也会为赶论文数据彻夜学习,为每周三的导师例会而紧张发愁;他开始逐渐变得开朗,心里的那块石头在慢慢消融。
提起毕业之后,以后将要做什么,王睿说,“以后我也有可能当一名高中化学老师,也有可能进化工厂,谁知道呢,我只想过来现在的研究生生活。周末去援疆教师公寓陪陪我妈,这样就挺好的。”他想了一会又说,“未来很近又很远,但不要为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而忧虑,我爸的事让我明白,珍惜当下,尽力而为,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让自己和家人都过得充实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王睿和母亲在新疆大学门口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