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助力甘肃岷县打造高原渔业新标杆
日期:2025-05-06

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与甘肃岷县围绕“岷县所需、新区所能”,将目光投向冷水鱼养殖这一特色产业。依托岷县优质冷水资源发展起来的冷水鱼陆基养殖项目,两地协作,创新“政策+科技+生态”的模式,开启了现代化水产养殖的新征程。

  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与甘肃岷县围绕“岷县所需、新区所能”,将目光投向冷水鱼养殖这一特色产业。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两地协作团队发现岷县秦许乡宁坝村西河水质纯净、水温恒定,且上游无污染源,是鲑鳟鱼养殖的理想选址。

  在宁坝村,山泉水矿物质含量高,全年平均温度保持在10℃左右,特别适合养殖鲑鳟鱼等冷水鱼种。依托当地优质冷水资源发展起来的冷水鱼陆基养殖项目,创新“政策+科技+生态”的模式,开启了现代化水产养殖的新征程。

  在嘉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技术员王志勇正观察水质情况和水流速度。“这套水过滤系统能实现零排放,既环保又高效。”他指着车间的蓄水设施介绍道,上游河道内修建的一座蓄水池可存储200立方米山泉水,进入厂区后经过三级过滤后,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列支专项东西部协作资金,大力推动标准化养殖池、冷链物流中心和智慧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同时,岷县政府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生态养殖,每年为周边5个村集体分红12万元以上。

  在养殖车间工作的村民邱小菊介绍道:“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监测鱼群的生长状态并进行投喂作业,目前月薪超过3500元。这份工作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在完成岗位职责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事务,现在村上好多年轻人都回来搞养殖了。”

  通过“自然落差取水—多层过滤净化—液氧增氧—循环处理”技术链,成功攻克高寒地区水温控制、水质保持等难题。2025年1月,首批5万尾虹鳟鱼苗正式投放,预计年产成鱼35吨,年产值达375万元。

  西海岸新区挂职干部、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洪成表示:“冷水鱼项目是西岷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生动实践。西海岸新区累计派出159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岷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真正让技术扎根高原,让产业带动增收致富。”这一项目仅是青岷协作的缩影。近年来,两地以产业为纽带,打造了高原蓝莓产业园、西岷食品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孵化基地等19个重点项目。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采购和帮助销售岷县农特产品1.04亿元,劳务协作带动3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协作领域从单一产业扩展到教育、生态、文旅等多维联动。

  从黄海之滨到岷山脚下,西海岸新区以“山海协作”之笔,在高原绘就了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相融的画卷。冷水鱼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突破的胜利,更是东西部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时代注脚。下一步,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让更多“协作之花”结出“共富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