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青教育协作的壮阔画卷中,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专业的研究生齐翠萍用行动谱写着动人篇章。当原定半年的支教实习即将结束时,浩门镇(鲁青)高级中学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她,她毅然决定申请延期支教一学期。这段延期的支教时光,不仅延续了个人的教育情怀,更是落实教育援青政策、深化“两高”合作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双轨赋能科创梦,校本课程绽新花
延期支教期间,她将工作重心聚焦于校本课程建设,精心打造“无人机”与“智能生活”两大创客社团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她充分考虑学生零基础的实际情况,以“理论+实践”双轨并行模式开展教学。无人机理论课上,她运用3D模型拆解无人机结构,结合动画演示空气动力学原理;实践环节,她带领学生在学校假山广场进行无人机试飞,通过设置障碍穿越、数据模拟采集等任务,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飞行技巧。
“智能生活”课程则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从制作简易声控灯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探索物联网技术。她还引入项目式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用技术解决。在“智能避障小车”项目教学中,学生们通过硬件搭建、编程、传感器调试,成功实现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与设备自动调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匠心雕琢科创路,赛场夺魁展锋芒
为激发学生的科创热情、检验教学成果,她与当地信息技术教师谢瑛君积极组织学生备战第四十届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备赛初期,她们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往届获奖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创新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传感器数据偏差、程序运行卡顿等技术难题,她与学生组建攻坚小组,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模拟测试。进入答辩准备阶段,她模拟真实赛场环境,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表达训练,从肢体语言到专业术语的运用都给予细致指导。备赛的一个月里,社团活动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最终,创客社团的项目式实践活动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和教育性,斩获州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她本人也因出色的科技辅导员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荣获州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这不仅是对学生和她个人的肯定,更在学校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
多维援青显担当,智慧留教筑根基
除社团教学与竞赛辅导外,她还主动承担多项援青工作任务。在学科教学方面,她协助信息技术教研组优化课程大纲,将Python编程、人工智能基础等前沿知识融入日常教学;积极参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视频、开源代码等资源,方便师生随时学习。同时,她发挥专业优势,与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此外,她还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创客教育下高中无人机单元教学设计》,为学校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切实履行了援青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回顾这段延期支教的时光,虽有过疲惫与迷茫,但收获更多的是成长与感动。她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与喜爱,更见证了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点滴进步。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对话与梦想的播种。她由衷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能用专业知识为学生们开启探索科技世界的大门。即便未来离开这片热土,她仍会时刻牵挂这里的学生,期盼他们怀揣对科技创新的热忱,在人生道路上勇敢追梦。而这段珍贵的支教经历,也将激励她在教育道路上继续深耕,帮助更多孩子领略科技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