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镇援疆干部风采丨冯涛:援疆是分内之事,来了就要干好
日期:2022-10-31 21:54

1

编者按



2020年以来,山东援疆按照中组部推进乡镇干部援疆试点工作要求,认真落实鲁疆两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精心选派42名乡镇援疆干部,对口支援喀什地区21个乡镇,统筹抓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民族团结和组织人才振兴等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年多来,他们脚下沾泥、身上沾土、心里装着基层群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喀什地区建设发展添砖加瓦,谱写了一曲曲忠诚奉献的山东援疆赞歌。近期,山东援疆推出一批乡镇援疆干部先进典型,展现他们的风采,砥砺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像他们一样,接地气办实事,暖人心聚民心,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贡献山东智慧和力量!



2020年3月25日,冯涛带着家人的挂念、组织的嘱托进疆,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活。两年多来,任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党委副书记的他找准角色定位,全身心投入到受援地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中,逐步适应南疆生活、融入乡村工作,与受援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常说:“援疆是分内之事,来了就得干点事,珍惜这段难忘的援疆时光,要么不干,干就干好”。

冯1.jpg

干净整洁的岳普湖乡喀拉玉吉买村村级活动服务阵地


01

让无花果变成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冯涛看来,抓好产业发展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到乡任职以后,他根据县委“三果一花”主导产业定位,结合岳普湖乡无花果种植的传统,确定重点发展无花果特色产业,打造无花果种植基地,开启了岳普湖乡无花果种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产业发展培育之路。

当得知新栽植的无花果品种是从山东引进来的时候,他还是一脸茫然,虽然来自山东乡镇基层,但他从来没接触过无花果这个产业,说起无花果也是“一问三不知”。不过冯涛深知,必须要承担起这份产业培育发展的重任,只有自己先成为“行家里手”,才能给老百姓算清账,让群众信服,推动无花果特色产业发展。

那段时间,他白天进生产企业探讨产业发展前景,到田间地头学习栽植管理技术,晚上从网络、书籍上查询无花果产品深加工、销售渠道,深入了解无花果产业的特色优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无花果产业的基本情况。

在此基础上,他充分发挥山东援疆优势,主动对接山东无花果种植人才、“土专家”来岳普湖乡开展技术培训,从育苗、栽植到管护、采收等进行全方位服务。经过连续两年多的发展,岳普湖乡无花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原来的不到5000亩扩大到现在的3.1万亩,成活率、挂果率都大大提高,成为全县乃至全地区最大的无花果标准化种植基地。

2021年7月,正值申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的关键时刻,需要大量的材料和数据支撑。他作为乡里牵头领导之一,放弃了休息休假,从资料准备、现场核查、效益测算、协调对接等方面,都事无巨细、全程参与。最终岳普湖乡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无花果特色小镇。

“今年部分果树开始进入了挂果期,虽然产量还不够高,但老百姓也开始见到了效益,预计亩均增收500余元,到盛果期后,预计亩均增收将达2000元。”冯涛说。

冯2.png

与群众一起种植无花果

02

让贫困乡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按照省援疆指挥部“乡村振兴·齐鲁示范”部署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是摆在乡镇援疆干部面前的一道“新题”。2021年初,岳普湖乡被确定为全县唯一一个由援疆资金重点支持打造的整乡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乡。岳普湖乡环绕县城一圈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了底子薄、基础差、战线长,整乡推进打造的难度大、时间急、任务紧。

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坚持主动参与、全力以赴,发挥自身援疆优势,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做好规划、推进工作,不到两年多的时间,基本完成整乡推进乡村振兴试点任务。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省援疆指挥部启动了整乡推进乡村振兴的规划编制工作,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协助编制规划。

冯涛作为乡镇援疆干部,主动承担起协调推进工作。他与规划编制组的同事一道,白天进村搞调研,查优势、找短板,晚上开会理思路,查资料、找依据,在整乡规划、项目推进、施工进度等方面,做到亲自盯靠、全程服务。

特别是项目启动后,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项目、示范片区、沿路沿线等关键点位,他几乎每天骑电动车分片区到现场查看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为岳普湖乡战线比较长,环绕县城一周,刚开始的时候不清楚,有时候半路上就没电了,就得自己推回来。”冯涛说。

岳普湖乡喀拉玉吉买村是乡党委确定的整乡推进的中心村,也是山东援疆重点打造的“一抓双促”示范村。过去,村委会办公场所不足、服务功能短缺,缺少村级卫生室、百姓大舞台、文体广场,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

他始终坚持要干就得从最难的入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身心投入到中心村的打造中来,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手续办理到施工进度,他都主动靠前、任劳任怨,盯靠在工地,特别是面对施工过程中的多次设计调整,也不厌其烦,从未打“退堂鼓”,积极协助乡村两级抓好项目推进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两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喀拉玉吉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又启动了天然气、污水、道路的改造,这也得益于援疆资金的撬动作用。

“两年来,虽然皮肤晒黑了、头发稀疏了、车子跑坏了,但看着乡村一天天的变化,看着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我觉得值”。冯涛这样说道。

冯3.png

在无花果育苗棚内探讨育苗情况

03

让乡镇干部成为民族团结“粘合剂”


“刚到乡里报到的时候,面对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环境不适等问题,一开始我也打退堂鼓”,冯涛说,当他看到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在村里真蹲实驻、真情付出时,看到当地的干部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无私无怨时,深感钦佩、深受感动。

他把促进民族团结摆在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融合,落实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除了抓好与干部群众的密切联系,主动参加村里的重点工作推进会,还分别包联2户结亲户,每月至少入户走访1次,帮助包联户解决实际问题10余件。在走访包联户时,看到吾斯曼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就主动联系联通公司为他们安装了有线电视,更换了部分家具,逢年过节都入户走访,送去米、油、面等慰问品。

为了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多次主动邀请“泰岳连心”医疗服务队2次进村开展义诊活动,义诊100余人次,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冯4.png

丨入户走访,帮助村民解决困难


2022年初,他在岳普湖乡英买力(9)村交通惠民小区入户走访时,发现这个小区的50户村民普遍年龄偏大,虽然院落规划整齐但使用率不高,家家户户有棚圈但闲置现象严重。当他了解到这个小区鳏寡孤独老人多、家庭相对比较困难时,他经过深入调研思考,提出了从庭院经济入手,打造成鸽子养殖专业村的思路。

万事开头难,有的干部有顾虑不愿干,有的群众有疑虑不想干,他就带着村干部外出学习开阔思路,晚上回来开会统一思想。他积极争取乡党委和援疆资金支持,建起了鸽子养殖合作社,提供棚圈改造、鸽苗采购、养殖培训、市场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鸽子养殖片区“一个院、一畦菜、一个果园、一架葡萄、一个棚圈”的“五个一”示范小区。

付出就有收获,真心换来真情。“这两年多来,我完成了由陌生到熟悉到融入的心理转变,完成了由‘客人’到‘主人’再到‘亲人’的角色转变,援疆就是‘缘分’,我将珍惜这段难忘的援疆时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尽己所能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冯涛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两年多来,冯涛用苦干实干、真情付出赢得了当地同事的信任、各族群众的好评,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精彩的援疆“答卷”。